胃下垂老中医推荐这两个方法
2024/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胃下垂,还有很多人因为天生的身体结构的原因也有胃下垂的情况出现,那中医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胃下垂的问题吗?为什么是胃下垂呢?是指胃下降到不正常位置。本病属中医“虚损”范畴。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西医认为是由于腹腔内脂肪薄弱,腹壁肌肉松弛,导致胃脏低于正常位置,站立时胃的下缘到达盆腔,胃小弯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本病多见于消耗性疾病或瘦长体型的人。胃下垂的主要症状:上腹部饱胀或疼痛,进食后更为明显,平卧则减轻,或有腹部坠胀、腰痛等。常伴见食欲不振、嗳气、呕吐、消瘦、大便不调。[艾灸疗法]菜更适应症:脾虚气陷型。民责作用机理:补中益气,升提举陷。井取穴:百会、中脘、足三里脾俞。方法:艾卷回旋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天。[针刺疗法]适应症:脾虚气陷型。作用机理:补中益气,升提举陷。取穴:百会、中脘、关门、足三里、关元。方法:百会穴用1寸针向后平刺进针0.5寸,中院穴用3寸针直刺进针1寸,关门穴用3寸针向下脘内下方进针1寸,足三里穴用3寸针直刺进针2寸,关元穴用2寸针直刺进针1.5寸,均为平补平泻手法。注意:针刺前应嘱患者解尿以排空膀胱。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注意:请让正规的医生为你治疗,切勿盲目的自我诊断!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