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湿气重,教你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法

2020-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成都地理气候特点影响脾胃

成都地处盆地,地势较低,一方面雨水容易积聚而不散,另一方面江河之水也易流入盆地而不去,因而自古以来气候潮湿,且长年缺乏阳光,故以寒湿气候为主。此气候既不利于积蕴的水湿消散,且易助长阴寒之邪耗伤人体阳气,使人体阳气受损。在临床上,也表现出寒湿伤阳,脾气不运的症状。此外,川人喜食辛热麻辣、肥甘厚腻之品,过多地食用,又易伤脾胃。同时,长期潮湿的气候环境也使脾胃运化受阻,形成湿困脾胃的体质,使湿热证、寒湿证、寒热夹杂证成为该地区常见的证候。

中医认为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导致脾虚,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简单讲就是脾虚和湿气重是属于相互的关系,也就是说脾虚会导致身体之中湿气加重,而湿气重则会导致脾虚加重,所以祛湿一定是通过健脾实现的。

脾胃虚弱症状

1、脾气虚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2、脾阳虚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4、中气下陷

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5、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怎么健脾祛湿?

当湿邪种类和个人体质差异时,对祛湿的方式也要求不同,若方法不当不仅祛不了湿,反而可能会加重症状,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

大家在健脾祛湿之前应先分辨自己是哪种体质!

湿气常以寒湿和湿热的形式存在,怎么定义这两种湿气?其实很简单,就拿湿热来说,热就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湿与热、湿与寒合并入侵人体,有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引起,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发现自己属于哪种湿气类型。还有寒热错杂体质,在此不详细解释。

请参考下图,判断体质,进行对症祛湿,以达到显著祛湿效果。

健脾祛湿,推荐饮食调理

科学的饮食方式,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饮食是最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推荐大家用食疗祛湿。

不同体质相应饮食调理方法如下:

1、湿热体质——

山药百合大枣粥

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

2、寒湿体质——

胡椒猪肚汤

材料:胡椒15克、猪肚1个、红枣10枚、生姜15克,生粉少许

做法:将猪肚用生粉和食盐清洗干净,将准备好的胡椒、生姜放入猪肚之中,然后用线缝合;将猪肚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随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之后,小火慢炖3小时,起锅前加盐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驱寒化湿,止痛。

脾胃虚弱食疗方剂

1、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2、红枣小米粥

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3、莲子山药粥

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4、沙参麦冬扁豆粥

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5、山药饭

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6、鲜藕粥

粳米克,鲜藕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藕味甘,具有补血生津、健脾开胃、除燥润肺的作用。

7、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8、山楂粥

取适量的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

9、薏米胡萝卜汤(粥)

取适量的薏米(30克)、胡萝卜(半个)加山药(20克)煮水,或者跟粥一起煮,饮水或喝粥。

10、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11、参苠粥

党参30g(或人参5g),黄芪30g,生姜3片,大枣10枚,粳米g。具有补气健脾的效能。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

12、红枣糯米粥

糯米克,大枣15枚,均洗净,共入锅加水煮粥,分早晚食用。此粥有补气血、健脾胃功效,并适用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贫血等症。

13、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14、山药扁豆粥

白扁豆15克,白米、鲜山药各30克,白糖适量。先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备用。再煮白米、白扁豆半熟。加入山药片,煮粥,加糖。补益脾胃,调中固肠。

15、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16、茯苓大枣山药粥

粳米50克茯苓20克,枣(干)15克,山药(干)20克,赤砂糖30克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味即可。健运脾胃,渗湿止泻。

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茯苓甘平,淡渗利水祛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药性平和,滋补脾胃,除湿止泻之功更著。

17、莲子猪肚汤

莲子30克,猪肚1个,胡椒少许,煮成汤食用。能温胃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偏冷。

以上是食疗方剂,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脾胃咨询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jj/10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