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我国首例非洲

2020-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易感猪群的病死率高达%。年8月1日,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接到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发现ASF临床可疑病例的报告(图1)。截至8月1日,发病猪场累计死亡47头,对刚病死的2头猪剖检发现:脾脏极度肿大,严重梗死,质脆易碎,其中一头猪脾肿大至少10倍,一头猪脾肿大5~7倍;肺出血、质硬,有间质性肺炎变化;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明显、色淡,未见出血点;扁桃体见陈旧性出血,符合ASF症状。

图1 发病场地理位置

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立即开展了病原学检测。研究人员采集上述2头病死猪的剖检病料(包括全血、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和血清样品,提取病料DNA后,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对ASFVp72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同时,用ASF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样品中的抗体。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采自2只病死猪的8份组织样品和全血中都能检测到ASFV特异性扩增曲线(图2)。

图中扩增曲线从左至右依次为P、全血1、脾1、全血2、淋巴结2、肾2、淋巴结1、肾1、脾2

图2 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

普通PCR扩增结果显示,7个样本在bp左右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与阳性对照一致(图3)。

1~8分别为全血1、淋巴结1、肾1、脾1、全血2、淋巴结2、肾2、脾2

图3 普通PCR检测结果

对该毒株p72基因片段普通PCR产物进行测序,获得了长度为bp的序列(图4)。应用邻接法对扩增的p72基因序列绘制遗传发生树(图5)。结果显示,该样本病毒属于基因II型,与目前在俄罗斯和东欧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

图4 样本p72基因片段测序结果

图5 P7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2份血清样品的ASFV特异性抗体均为阴性。

本次疫情的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该猪场生物安全条件较差,紧临车辆繁忙的乡间公路,场区出入口无消毒池。病死猪在当地兽医部门监督下就近掩埋处理,有相应的生猪保险理赔记录。剩余存栏的头生猪临床未见异常。

ASFV基因II型流行于非洲东南部,年传至格鲁吉亚,并扩散到俄罗斯联邦和东欧地区,已在高加索地区定殖;年,该基因型病毒向东长距离跨越式传播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导致传入我国的风险空前升高。本次暴发流行的毒株为基因II型,与俄罗斯及东欧流行的毒株属同一分支,提示疫情可能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疫情国家。为进一步确定病毒与俄罗斯和东欧流行株的差异,研究人员正在对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ASFV在未经高温处理的肉品中存活能力很强,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烟熏肉、风干肉、腌肉、火腿等也是造成病毒跨区域传播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多起跨境传播的ASF疫情与航空器、列车运载上述猪肉制品的处理不当、感染ASF野猪移动有关。目前,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监测排查工作,特别对病死猪的检测,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9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