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不对,努力白费
2021-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胃像一个可以伸缩的袋子
负责储藏和初步消化食物
吃太多或者吃太晚
都会让胃超负荷工作
一旦它不高兴了
就会“变脸”发出疼痛抗议
01引起胃病的八大因素
1.烟酒
酒精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吸烟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黏膜的破坏。
2.生冷食物
在生冷食物的刺激下,胃部的毛细血管收缩,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长时间的持续低温,胃粘膜也会被“冻伤”。
3.辛辣食物
辣椒素的刺激,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尤其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来说,辣椒素刺激黏膜充血水肿,加速肠胃蠕动,可能导致腹泻影响消化。
4.亚硝酸盐
腌菜、加工肉、久放的食品等,可能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在胃中转化为致癌物质。
5.吃饭不规律
饿得太久,胃酸增多,会损害胃黏膜,导致胃糜烂甚至胃溃疡。吃得过饱,会加重胃负担,导致胃下垂,出现消化不良。
零食不离口,对胃来说是长期加班,增加额外的消化负担。
6.熬夜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这个过程一般是在夜间休息时进行。
7.紧张
压力会通过大脑皮质传达到植物神经系统,导致胃血管和幽门痉挛,分泌过多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护层自我消化和受损。
8.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最常见是通过“口一口”传播,共用餐具吃饭就可能被传染。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慢性胃炎,可能发展成胃癌。
02常见胃病及症状
(仅供参考)
1.胃溃疡
饭后不久出现的左上腹疼,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季节性。可伴有恶心、呕吐、反酸、黑便。发病年龄常为四十五到五十多岁。
2.十二指肠溃疡
常在饭前开始右上腹疼,或半夜痛醒。常有节律性、季节性特点,吃点东西可以缓解腹痛,可伴有反酸、黑便。发病人群相对多为年轻人。
3、胃食管反流病
典型的反酸、烧心、胸痛,也可能出现背痛,还可能引起咽喉疼痛、咳嗽哮喘、鼻塞、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鸣等症状。
4.胃痉挛
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可有饮食不洁史,坐卧不安,可伴随腹泻,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
5.溃疡病急性穿孔
突发剧烈腹痛,肚子硬如板状,不能触碰。
6.胃癌
早期多无症状。要留意一些病人会出现上腹不舒服、胃胀、隐痛、恶心、不爱吃饭、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年纪大又有家族史的人更该引起重视。
03“保胃”七件事
1.规律饮食
定时: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7:00~19:00
2.学会挑食
主食:少吃胀气的豆类,胃不好的人每周吃粗粮3~4次,每次摄入30~60克即可。
蔬果:每天吃够蔬菜~克,水果~克,少吃酸味的。
肉类:避开过于油腻的,少吃加工肉。
3.正确看待养胃食物
白粥、米糊、面条:有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推荐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
苏打饼干:含有的碱性成分可以中和分泌过多的胃酸,减缓烧心症状。但对胃没有实际保护作用。
南瓜:南瓜等橙红色蔬果,可以补充身体维生素A,帮助细胞修复。
酸奶: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对促进肠道功能有好处,但不能养胃。
牛奶:牛奶可以缓解胃部酸胀感,其中的蛋白质能暂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但胃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喝牛奶可能影响治疗。
4.吃七分饱
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每餐吃七分饱即可。即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
5.饭后别躺
饭后立马坐着或躺下,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最好站立或散步半小时,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圈,但不宜做剧烈运动。
6.用公筷
聚餐时,建议使用公筷,不要互相夹菜。尽量在家中做饭,少吃不干净的路边摊和外卖。
7.定期体检
常规体检时,可通过碳13尿素呼气实验,有效监测幽门螺杆菌。一旦发现感染,建议进行胃镜检查。
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60岁以上人群,或有胃病和家族史的人,在医生建议下定期做胃镜。
俗话说,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胃病的调养,是建立在有效的治疗之上的,在患胃病时要积极寻求正规有效的治疗,不能养虎为患,任由其发展。若想有个好胃,三餐都要吃,尽量早吃,要规律地生活。别等到有一天胃忍无可忍造反时让自己后悔。
END
素材来源:网络
平台编辑:沈舒楠
审核:许晓莉、曹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