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虎常见脾胃病治疗经验

2021-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范文虎常见脾胃病治疗经验

导读范文虎每遇病急邀诊者,虽子夜严寒,必揭被而起,从不稍迟。对贫病者常施诊赠药,有时几乎倾其所有,而范文虎仍不以为意,尝自书春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可见其一片真心。/孙幼立

一、慢性胃炎

1.胆热乘胃鲁某,男,46岁,年3月5日初诊。素体强健,近来常感冒,胃脘轻度胀痛,嗳气,便溏,中脘轻度压痛,舌苔白腻质红,脉弦滑。胃镜检査:中度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中度肠化,幽门螺杆菌(Hp)(+)。辨证为胆热乘胃,治宜泄胆和胃。

方药:姜半夏10g,九香虫10g,乌贼骨12g(先煎),香橼皮10g,佛手柑10g,刺猬皮10g,甘松10g,枳壳5g,蒲公英12g,红藤30g,吴茱萸5g,黄连5g。7剂后,胃脘胀痛、嗳气消失,舌苔转薄白,脉弦。原方进退出入约剂。7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肠化及萎缩性胃炎均消失,浅表性胃炎,Hp(-)。

马某,男,44岁,年5月10日初诊。患者形瘦,但食欲良好,近1年来常感胃脘饱胀,嗳气泛酸,胃脘轻度压痛,舌苔薄白腻,脉弦。胃镜检査:中重度浅表性胃炎,Hp(+)。辨证为胆热乘胃,治宜泄胆和胃。

方药:吴茱萸5g,蒲公英15g,红藤30g,枳壳5g,甘松10g,乌贼骨12g,瓦楞子30g,佛手柑10g,制半夏10g,九香虫10g,刺猬皮10g。7剂后,胃脘饱胀减轻,胃纳奇佳。21剂后,已无任何症状。前后共服84剂。5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轻度浅表性胃炎,Hp(-)。停药观察1年半,仍无不适症状,胃纳甚佳。

2.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另一种证型。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物欲横流,易使精神紧张、性情浮躁、情绪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肝郁乘脾常见胸胁不适或隐痛,食入则脘腹饱胀、嗳气,或吞酸、嘈杂,气恼时上述症状加重,纳谷不馨,大便常溏泄,腿软乏力,舌苔淡内腻,边缘齿痕,脉细弦;治宜泄木培土;方以柴芍六君子汤为主,随症加减,常可取效。

杨某,女,28岁,年8月3日初诊。患者反复肝区不适,胃脘胀约3年,面晦形瘦,胃纳时好时差,性情不好时食欲减退,食入即有胀感,久治不愈,大便不实,下肢软乏,舌苔薄白腻,脉细弦。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及轻度肠炎,Hp(-)。肝功能正常。辨证为肝郁脾虚,治宜泄木培土。

方药:柴胡10g,杭白芍15g,广木香6g,砂仁9g,太子参30g,白术20g,茯苓10g,炙甘草5g,制半夏12g,陈皮10g,乌贼骨15g(先煎),佛手柑10g,厚朴花10g。14剂后患者渐有食欲,食后胀感亦减,但逢情绪不遂时,腹胀复发。建议患者暂时放弃工作,休息调养,前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再服14剂。此后患者觉腹胀明显减轻,食欲逐渐增进,大便转实,精神亦好转。上方进退出入共服剂左右,虽然患者食多后仍有胀感,但症状较前减轻,年复查胃镜示:轻度萎缩性胃炎,无肠化。建议服药10天,停药10天,再治疗半年,然后停药。另外,本症来之于精神紧张,情绪不遂,如果病因不消除,自难彻底解决。

3.食滞中焦慢性胃炎患者常因饮食不节或恣食膏粱厚味而出现胃脘饱胀或胀痛交作,纳谷呆滞,嗳气或矢气则舒,口有臭味,脉多弦滑,舌苔白腻或黄腻。此乃食滞积于中焦,胃气不能下行,必须用和中宣化法,方用和中消导饮。

方药:苏梗10g,山楂10g,麦芽15g,枳壳10g,鸡内金20g,莱菔子20g,砂仁10g,木香10g,槟榔8g,青皮5g,陈皮5g,一般3剂即可缓解。所谓初病易治,积滞去后,胃气运行正常,往往旧恙亦可同时减轻,此乃孙老多年临床经验所得,屡验不爽。

4.胃阴虚慢性胃炎中比较少见的是胃阴虚型。临床症见胃纳呆滞,常无食欲,大便干结,5-7日一行,口虽干却不思饮,手心热,唇红,肢体倦怠,舌光红中裂深,少津,脉弦细。盖胃阴不足,日久必然影响胃气,故纳呆;阴虚生内热,故手心烦热;阴津不足则便干;长期食欲不振,后天生化失源,则肢体倦怠。清·魏玉璜的一贯煎即为此证而设,孙老将此方略加调整。

方药:生地20g,元参10g,北沙参10g,麦冬10g,枸杞子15g,当归10g,川楝子10g,铁皮石斛15g,制首乌10g,随症加减。此方须长期服用,才能取效。

二、胃下垂

胃下垂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已为医家所熟悉。轻度胃下垂用补中益气汤全方多有效;中度或中重度胃下垂则疗效不理想,同时兼有胃炎者亦然,但若在原方中加重黄芪剂量至60g左右,再加用枳壳20-30g,则疗效立显。盖枳壳功取行气化滞时,剂量为5-10g便足够了,若重用可调节平滑肌,从而起到升阳举陷的作用,此为古书所不载。胃下垂患者如伴大便秘结者,可再加莱菔子或槟榔,消补兼施,才能见效。

三、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一般分为两型,一为脾胃虚寒型,一为气血瘀滞型。脾胃虚寒型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见胃脘隐痛,痛多作于饮后1时许,按之则瘥,腹肌柔软,面色不华,畏寒肢凉,舌苔淡白,边缘齿痕,脉细或濡细。近代名医秦伯未喜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章次公则认为,该方应再加海贝散及瓦楞子,海贝散必须研细末吞服,粉末可密密层层盖满溃疡处而起到收敛创口之效。遵照章师教导,孙老将此方应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果然随手取效,但此方用于胃溃疡无效。盖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腑,易实易瘀,治不宜峻补。

胃溃疡初期,若呕吐大量褐色血液,则必须禁食。当患者有饥饿感时,可进少许流质或半流质,此时患者多见胃脘刺痛,或痛处拒按,痛处往往固定不移,脉常弦滑,舌质紫,舌底络脉紫暗,治宜化瘀为主佐以扶正。

自拟溃疡煎

方药:三七粉3g,蒲黄10g(包煎),五灵脂10g,白及10g,威灵仙15g,乌贼骨15g,瓦楞子30g,乳香5g,没药5g,太子参20g,黄芪30g。

此方治疗胃溃疡多达百例,疗效显著。但老年胃溃疡患者伴反复呕血及下黑便者,预后险恶,即使中西医结合治疗,亦难挽救。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利用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详情和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可以持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zgs/11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