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一吃饭就腹部胀闷下坠是你的中气下陷了

202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么一个奇怪的病:为什么我的肚子会每天吃完饭,就开始胀闷下坠,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一吃完午饭就肚子胀?

中气下陷,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中气下陷证,是因脾胃中焦之气不足,升举无力,脏器下垂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和脾气虚证。

为什么会出现中气下陷?

其病因与脾气虚证病因相同。

饮食不节,饥饱失宜,均可损伤中焦脾胃之气,“饥饿不得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中兼有余”(《脾胃论》)。

若劳倦过度,耗伤元气,亦可致脾胃气虚,或泻痢日久,多致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气虚则不能托举固定脏器,正如张景岳所说:“有因久泻久痢,脾肾气竭而脱者;有因中气虚寒,不能收摄而脱者,有因劳役吐泻,伤肝脾而脱者,有因酒湿伤脾,色欲伤肾而脱者。”

若年老气虚,或久病体弱及生产用力过猛,或产后劳累,亦可损伤中气,而出现气陷不升的病理改变。

中气下陷的发病过程是什么?

它由脾气亏虚,升举无力所致。也是脾气虚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转归。因此具有脾气亏损,运化无权的病理改变,又有中气下陷,清阳不升的病机特点。脾主升,胃主降,脾之升清即将饮食物所化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变为气血,周布全身和固定托举脏器,胃之降浊即将食物消化后的糟粕向小肠、大肠不断传递,而排出体外。

若脾气亏虚,功能减退,则升清功能失职,精微不能输运,气血不能化生,甚则气陷不升而出现种种病证: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大便滑泄失禁。《四圣心源》充分认识到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所引起的病变:“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迥周……。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降。戊土不降而降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若脾气不升,常可致出血,特别是下部出血,故《四圣心源》说:“升散之权全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

若脾气不足,升降失职,清浊不分,亦常导致泄泻,腹胀,腹痛等症的发生。如《冯氏锦囊秘录》云:“夫中者,上下四旁之枢机。若中脘之气,健旺有余,则驱下脘之气于大小肠。从前后二阴而出,惟其不足,则无力运之下行。反受下脘之浊气以致胃中清浊混乱,为痛为胀之所由也。”

因而,脾胃升降失调,大致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者清阳不升而气虚下陷;一者浊阴不降而精微不布头目。

中气下陷怎么调理?

《脾胃论》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调理应惟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所以,可以用健脾益气,升阳举陷的补中益气汤。但是,如果出现烦躁、口渴、手足心热等阴虚发热,则不能用该方;命门火衰、虚寒或湿热泻痢者也不宜使用。

预防调护中气下陷?

.患脱肛后应及时调理,防止发展到严重程度。

2.避免负重远行,积极调理慢性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防止腹压过度增高。

3.局部可采用丁字形托带垫棉固定,或每天进行提肛运动锻炼。

猜你喜欢看

中医治病,望诊为先,舌苔辨证,脏腑悉知体内湿气排不出去?老中医教你4个方法,不知不觉中排出湿气阳虚的人,会在5个时候总出汗!教你改善3种异常出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zgs/10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