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温中回阳,大便稀溏,胃痛反酸,手脚
2025/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干姜被称为温中回阳第一药,温中逐寒,回阳通脉,通心阳,去陈年寒气,治寒邪腹痛,
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会根据需要和其他药物搭配,我们结合案例来看。
女,44岁。
胃痛多年,病一阵好一阵的,发作时吞酸呕吐,吃不下饭,胸膈胀闷,
腹中咕噜声如雷鸣响动,大便稀溏,一天反复好几次。
人日渐消瘦,气短自汗,胃部自觉下坠作痛(西医确诊为胃下垂)。
稍事劳动就全身困倦乏力,来诊时,虽然天气暖和,但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人特别的瘦。六脉沉细,濡弱无力,舌淡白。
?辩证:阳虚日久,内寒,中气不足。
?治法:温中回阳,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方药:川干姜,红参(另煨对服),白术,茯苓,川附片(开水先煨透),上肉桂(开水对服),黄芪,西砂仁,炒补骨脂、甘草,大枣,炒玉米,老米。
方药中当中用了川干姜,干姜中的道地药材,搭配补气的红参,健脾益气的白术等等。
?二诊:患者服一周期后,便溏、腹痛减轻,手脚慢慢暖和了,有食欲了,能多吃点饭了。
腹部下坠感还存在,有时作痛。
根据患者反馈,这是脾胃慢慢好转的迹象,但是脾阳还是虚弱的状态,气虚不能有力的固摄,所以腹部下坠感还存在。
那我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剂量加大,继续服用。
?三诊:连服20剂后,患者食欲增加,能吃饭了是好事,精神好转,脸色转红,腹痛便溏都慢慢减轻,
手脚再也不是冰冰凉的状态了,腹中偶然不适,微微的下坠感。
经复查,胃下垂显著改善。
脉转调和有力,舌苔红润。阳虚及中气下陷大有好转,
这时治疗侧重补气血,用药方向改用温补,用了黄芪,当归,炒杭白芍,茯苓,菟丝子,炒补骨脂,白术,炙升麻,鹿胶(烊化对服),西砂仁,炙甘草,川附片(开水先煨透),干姜,大枣。
?四诊:上方服一周期后,身体好转,已能步行数里。腹中下坠感消失,精力充沛,食眠均佳,胃下垂症基本痊愈,再叮嘱常服补中益气芄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