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神奇体式雷电坐,平小腹促消化,彻

2023-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们常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意思是饭后进行轻度适量的运动,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食物,又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百里挑一#

但是对于我这样天天节奏的人来说,饭后别说走一走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想瘫一瘫,要让我在大热天的出门进行运动,真心是迈不开双腿啊,像我这样又不想花费太大力气去进行锻炼(当然每天的实际作息情况也不允许我再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运动了),又想能获得一个好的身体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异想天开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足不出户,不必在大热天里汗流浃背又能以相对来说轻松的锻炼方式呢?

有的,那就是瑜伽中的一个体式—雷电坐,乍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天方夜谭,饭后不用走,不用跑,坐一坐就可以达到初步锻炼身体,帮助消化食物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锁下瑜伽里这个适合“懒人”的体式—雷电坐。

雷电坐是什么:

雷电坐由Vajrasans翻译而来,Vajra意思是雷电Asana意思是体位。雷电坐又称金刚坐、霹雳坐。

我们都知道在进食之后一般是不建议马上进行运动的,特别是一些比较激烈对抗性的锻炼模式,因为在我们身体里,大部分的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处进行食物消化运作吸收,饭后开展运动的话容易造成脑部缺氧,人容易昏厥,同时也会对正常的消化吸收过程产生影响,造成呕吐反胃或者胃下垂的情况;

但是瑜伽体式中的雷电坐却有助于促进消化,特别是对于下肢循环不佳手脚冰凉的女性练习者来说,更可以起到有效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的情况,雷电坐本身是一个让人放松舒适的坐姿,如果你在饭后觉得特别的饱胀,可以采用这个坐姿至少持续6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帮助缓解肠胃的饱胀不适感,雷电坐也经常被与冥想法、呼吸法结合使用。

雷电坐的好处:

1、有助于帮助饭后食物消化,强健消化系统,促进肠胃蠕动,有效缓解便秘,对于胃溃疡或者胃酸过多等肠胃问题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雷电坐在瑜伽体式中是一个非常适宜冥想的动作,对于坐骨神经痛和骶骨疼痛而难以进行体式练习的人来说,可以选择雷电坐来进入冥想。

3、促进下肢血液体液循环,有效改善水肿,疏通腿部经络,美化腿部肌肉线条。

4、经常练习雷电坐,可以帮助锻炼身体平衡性,对于女性练习者来说缓解焦躁不安清晰,使心绪变得更加宁和,对骨盆肌肉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促进按摩生殖系统,有效缓解女性生理期的不适。

雷电坐体式分解:

1、首先身体以跪立姿势于瑜伽垫上,两腿并拢,双脚脚跟相触,两脚背贴地,两脚的大拇指相贴,两脚的脚跟也可微微分开一些距离,然后将你的臀部放置于双脚脚跟的位置上。

2、上半身的腰背部保持挺直状态,竖直向上延展,双肩保持平直,两肩膀的位置位于髋骨的正上方,身体的骨盆也要处于中立位置,不可偏斜,头颈部保持竖直,双眼目视前方,然后将你的双手放松自然放置于两腿的大腿处,以双手手掌轻抚双腿的膝关节处,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3、放松你的身体每一块肌肉,平心静气,微闭双目,面部保持淡淡的微笑,不可耸肩,不可弯腰驼背或者含胸,打开胸腔,维持缓慢绵长深度的呼吸节奏。

4、将你的双手放置于腰部两侧,吸气再将臀部慢慢抬离脚跟处,呼气,再将臀部轻轻落于双脚脚跟。

雷电坐动作注意事项:

1、由于雷电坐这个体式本身会强烈的拉伸到我们的脚踝,所有对初学者来说,如果脚踝灵活度柔韧度不够的话,是会感到脚踝处疼痛甚至是双膝酸痛,此时可以在两脚脚踝或者双腿折叠处放置于毛巾或者软垫来帮助身体逐步适应拉伸的程度。

2、在臀部抬离脚跟时,脚背脚踝压地的姿势不可变化,在臀部抬高的过程中去感受大腿前侧肌群拉伸的感觉,记住要用腿部和臀部肌群带动身体起身,而不是将身体的压力都放置于双膝上,否则会造成膝盖磨损。

3、如果在动作过程中,你感觉自己双腿膝盖难以并拢,可稍微分开一段距离,使得双腿肌肉可以得到伸展,随着练习的深入,当你感觉双腿膝盖可以自然舒适的彼此靠近时,再进行并拢。

4、对于雷电坐的练习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在每天午饭及晚饭以后静坐5到10分钟的时间,初学者或者没有一点锻炼经验的人可以先从20秒的静坐开始再逐步的进行延长。

5、如果你的脚踝或者双膝曾经出现伤病,并且在尝试雷电坐的过程中,感到疼痛难忍,建议先不要练习此组体式。

雷电坐辅助练习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首先采用以下辅助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以倾听自己身体的感受为主,不可勉强自己做体式。

1、借助瑜伽砖:首先身体同样呈跪姿于地垫上,双脚分开,在两脚空隙处放置一个瑜伽砖,两脚大拇指紧贴瑜伽砖,脚心朝上,慢慢地将你的臀部坐立于瑜伽砖上,上半身保持挺直状态,维持均匀的呼吸节奏。

2、借助瑜伽伸展带:同样身体保持跪姿于地面上,双腿并拢,再你的双膝关节处维系一圈瑜伽伸展带,适当调节松紧度,以保持双腿膝盖相并拢即可,上半身保持挺直,双手自然下垂,手掌轻抚两大腿腿根处,打开胸腔,保持呼吸节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12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