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2021-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位置: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是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适宜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
俗语讲“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身体要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勿使灸疮干燥;属于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凡六腑之病都可以灸这个穴,常灸足三里可调整消化系统,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是成年人保健的名穴,被称长寿穴。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足三里的故事
相传,日本古人非常矮小,平均寿命很短。素有“小日本”的“雅称”,被世人“传颂”为“武大郎的后代”。虽然日本人身材非常矮小,但是头脑却非常聪明。日本古人为了弥补身材矮小的缺陷,费尽周折,到处寻医问药。走遍世界各个国家。其中有个日本人到了中国的东北。
这个日本人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正当饥渴难耐之时,遇见一位砍柴的老翁,他上前欲讨口水喝。老翁给他吃了自带的干粮。他们开始攀谈起来,老翁告诉日本人自己已经98岁了,日本人听后颇感惊讶,仔细打量老翁后发现:此老翁年纪虽长,但却精神抖擞。遂问道:“老人家,为什么您这么大岁数还能独自一人上山砍柴?”老翁听后哈哈大笑:“这算啥!我父亲还在前头砍柴呢!”
日本人跟着砍柴的老翁进了村庄,他想看看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使得老翁这般年纪还能如此神采奕奕。进到村庄后日本人看到的令他大为震惊,村子里的村民不仅个个高大魁梧、身强体壮,而且百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日本人询问老翁:“是何灵丹妙药使得村子里的人个个都如此长寿?”老翁笑道:“并无灵丹妙药,只是每日闲时用尖刺物刺激足三里所致。”日本人这才明白其实并非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经络和穴位让他们如此长寿。
日本人跟随老翁苦学了数月的经络与穴位。回到家乡后,并把灸足三里长寿之法传授于家乡的村民。渐渐的,灸足三里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一种风俗和习惯,并有“勿与不灸足三里者为伍”一说。时至今日,日本大部分地区居民还保留着灸足三里的风俗习惯。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以下是足三里穴的配伍方法:
(1)补益肝肾: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2)调理肝脾: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3)健脾化痰: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4)清热理气: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5)镇痛: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6)疏肝化湿: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7)和胃降逆: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8)调理脾胃: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本穴治疗范围很广,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为长寿第一保健方法,以下是足三里穴的五种保健方法:
(1)推拿法:指揉法、点按法、推法。
(2)按摩法:用手指指腹推按足三里穴1~3分钟,可改善消化不良等情况。
(3)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钟,一天一次。
(4)拔罐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
(5)刮痧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红发热即可。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养生要穴,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肠胃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刮痧足三里穴法。
(2)疑难杂症:中风、脚气、水肿、消化不良,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拔罐足三里穴法。
(3)下肢有碍:主要表现为下肢痿痹、下肢不遂,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按摩足三里穴法。
(4)肾阳虚: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可以采用按揉或艾灸足三里穴法。
足三里的作用有:
1、调理脾胃:足三里是胃经合穴,能治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内经》云:“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足三里能治饮食不节诸病。且“合主逆气而泄”,又擅治胃气上逆诸病。古人有“肚腹三里留”的经验,凡肚腹诸病,皆可取足三里穴。
2、补益气血:《内经》有言: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针刺或艾灸足三里穴能加强气血的生化,达到补气补血的效果。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其理亦在此。
3、预防衰老:足三里还是抗衰老的名穴,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被后人尊称“药王”的孙思邈重视“保健灸法”,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土为后天之本,土能承载并化生万物,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及脏腑均得以滋养,故能延缓衰老。
4、养生保健:足三里还能牵引全身,是防病保健的第一大穴,正如孙思邈所言:“一切病皆灸足三里三壮。”唐代时即在民间流行去南方瘴疠泛滥之地前先灸足三里的养生方法,且古人有不与足三里穴没有灸疮的人一起远游的观念,概因未灸足三里则人体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患病。
5、治肾、肺、肠、肝、膝关节等病症:足三里既能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又可兼治肾病,肾为先天之本,是能顾护先天与后天,其功之大,不可胜数;并且胃与肺经、大肠经、小肠经和肝经相联系,故足三里能治疗肺、大小肠与肝诸病;足三里在膝周,能治膝关节诸病。
6、祛除风湿:风湿病是很多人在老年之后的一个痛苦折磨,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强健脾胃是最根本的要求之一,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清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足三里穴属于胃经合穴,所以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利湿的作用,很好的促进风湿病人恢复健康。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非常简单易行,日常刺激此穴的方法之一,每天用手指(大拇指或者中指)按压足三里穴,每分钟按压20次左右,每次按个5分钟,按至穴位处感觉酸胀、发热为止;刺激足三里方法之二,选用最多的就是通过艾灸来实现,艾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艾灸足三里,还具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功效。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能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足三里穴的配穴经验,两穴配合,疗效更显神奇!
足三里三阴交
足三里有升阳益胃之功效,三阴交有滋阴健脾之功用。两穴阴阳相配,是治疗脾胃虚寒、气血亏薄的重要方法,是治疗虚损类疾病不可缺少的用穴。
临床上也见到胃强脾弱、阳亢阴亏的患者,治疗时,在补阴的同时,也一定要清导,也就是补三阴交,泻足三里,才能取得疗效。
还有阳虚气乏、风温客邪成痹、腿脚麻木疼痛等病证,那就一方面用足三里来振阳气,一方面用三阴交来和阴血,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舒经理痹的作用,其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足三里阳陵泉
阳陵泉为胆经之关键,足三里为胃腑之枢纽。两穴相配,泻阳陵泉可以用来肃清清净之府,平肝火的横窜上逆之势,输导胆汁入胃,用木疏土,从而完成胆为中精之府的功能。再泻足三里可以用来导胃中的浊气,宣通胃阳,以取得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的效果。凡是木土不和之病,如中消停痰、吞酸口苦、泄泻呕吐等病证,应用此法(泻阳陵泉、足三里)自然可以烟消瓦解,饮食也因此而通畅调和。
而且阳陵泉为筋之会穴,有很好的舒筋利节、搜风祛湿效果;足三里也有通畅活血、渗湿散寒的功能,两穴相配还可以治疗诸痹、膝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等病证,这未尝不是针法的妙用。
足三里中脘
中脘、足三里相配却可以专门调理胃腑,并兼治腹中的一切疾病。以中脘为君,是因为中脘是六腑之会穴,也是胃之募穴;以足三里为臣,可以辅助中脘安胃。
如果辨证属于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胀痛积聚、或停痰蓄饮病证,治法则应补中脘,以壮胃气、散寒邪,泻足三里,以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并辅助中脘以改善胃的水谷运化功能。
如果胃腑燥化太过,出现消谷引饮、呕吐反胃病证,治疗时则中脘可酌用泻法。
至于霍乱疾病,总是由于忧愁之时,饮食不节,暑湿污秽,扰乱中宫,以致清浊不分,阴阳混淆,上吐下泻,腹中疼痛,而挥霍变乱。治疗霍乱需要先刺出恶血,以祛除暑秽邪气,然后补中脘以升清阳,泻三里以降浊,中气调畅,阴阳续接,霍乱即愈。
还有胃病而兼有他症的,处方治疗必须进行穴位加减。如下元虚寒,则补气海;上焦郁热,则泻通谷;脏气衰微,则补章门;肠中停滞,则泻天枢,或加上脘,或去足三里等。
足三里合谷
合谷、足三里二穴皆属于阳明经,一个在手阳明大肠经,一个在足阳明胃经,上下相应。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能升能降,能宣能通;足三里为土中真土,用补法可以益气升清,用泻法可以通阳降浊,两穴相互配合,可以肠胃并调。
如果是清肠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病证,则补足三里,以辅助合谷升下陷之阳,使胃气升则饮食自进。
如果是湿热壅塞,浊滞中宫,或者因宿食停滞,出现腹胀、噫哕病证,则泻足三里,引合谷之气下行以导浊降逆,这样肠胃调和而气机通畅。
以前的贤能医士在调理肠胃时,通常以宣通肠胃为胃腑之法,针灸临床治疗确实也是这样。
足三里(二穴)
五脏六腑,都依靠胃气的营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胃气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主消纳。只有胃气盛,饮食才能通畅,营养才能周转,否则脏腑失养,精气不断衰竭。胃属戊土,足三里属合土,故足三里为土中真土,胃的枢纽,后天精华的本源。诚如先人所言“诸病皆治”,这是因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我用足三里来壮人身的元阳,补脏腑的亏损。凡是寒气积聚的癥瘕,都可以取足三里来温化寒积。
因湿邪侵袭而引起弥漫肿胀,也可以取足三里以燥湿消肿。
足三里的升清降浊之功和导痰行滞之力,并不逊色于补中益气、升阳等方。
足三里劳宫
劳宫属手厥阴心包经,性清善降,可以调理劳役气滞,疏散七情郁结,尤其善于清理胸膈之热,引导上焦之火下行,与足三里相互配合,可以大泻心胃之火,挫其上逆之势。
凡是结胸、痞满、呕吐、干哕、噫气、吞酸、烦倦、嗜卧等病证,治疗立竿见影,针灸大夫不要不重视其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