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回不去的肚子,可能不是因为胖,而是

2020-1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每位女性都会憧憬这三个场景:

1.披着白纱幸福地成为人妻。

2.长胎不长肉式孕育。

3.如少女般抱着可爱的孩子,亲友送上一句:“天啦,你哪里像生了孩子!”

这三个阶梯式的成长,都与美丽相关。每一份美丽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从新娘到辣妈,美丽的代价也越来越大。

本以为宝宝出生后,隆起的腹部会有朝一日恢复往昔的平坦。可是等了一个月、三个月、半年……肚子还是顽强地保持着蓬松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个专业问题:腹直肌分离。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外观

01

什么分离?

腹直肌!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02

腹直肌分离

影响的不仅仅是美

不要以为腹直肌分离仅仅就是不美。

1、腰背骨盆带疼痛

腰背痛是指腰部或下背部疼痛。腹壁肌肉功能减退,增加内脏下垂和盆底松弛的风险。

同时,盆底肌群功能障碍,盆底支撑面减少,会导致如尿、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并发症。

2、不良姿势

怀孕后由于腹壁的张力和弹性大不如前,盆底肌与膈肌托撑的腹腔与盆腔空间发生较大的改变,腰骶椎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久而久之,腹直肌分离患者会出现骨盆严重前倾,腰椎前凸的不良姿势。

3、外形美观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很少能自行愈合,因此易使腹腔内脏器向外膨隆,同时伴随着产后腹壁脂肪的增厚,就变成了很形象的“青蛙肚”:腹部膨隆、增厚,形成悬垂腹,状如“麻袋裹腹”,严重者可呈鼓状,腰围增粗,腹性肥胖。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患者侧方外观图

4、呼吸与消化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腹壁核心肌力减退,会造成前腹壁肌肉屏障功能减弱甚至缺失,导致腹腔内脏膨出、膈肌下降,使呼吸功能减弱、肺活量减少,胃下垂、肠蠕动减少,容易发生打嗝、嗳气、便秘等情况。

03

腹直肌分离了怎么办

万一腹直肌任性地分离了,该怎么办呢?

※如果分离小于2㎝,那么就开启腹直肌保卫战。

●在饮食上:

遵循食物多样不过量的原则,保证营养摄入。

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的摄入,要知道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对肌肉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不可忽略碘的摄入,碘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必需微量元素。

●运动方面:

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做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增强侧边腹内外斜肌的运动。对于运动康复的时间,建议产后42天体检、医生确认身体恢复状况良好再开始。

还有,腹式呼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直肌分离的问题,而且时间也比较宽泛,顺产的妈妈产后第2天就可以开始了,剖宫产的妈妈要视身体恢复情况而定。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腹直肌恢复期间,要避免包括家务在内的一些可能增加腹直肌负担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等,以免加重分离。

※如果分离大于2㎝,必须就医治疗,一切遵医嘱。

就医科室一般选择产后康复科,如果你来山西爱密儿产后康复的话,可以来找我们的刘艳林院长,刘院长对产后腹直肌康复、以及产后盆腹整体康复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手法治疗(徒手腹壁筋膜松解及腹壁肌肉牵伸治疗)

手法治疗以筋膜放松为主,可以徒手或利用泡沫轴等筋膜放松器械进行全身的筋膜放松;也可有针对性地对于膈肌,盆底、腰骶和胸腰部分腹壁肌肉进行放松。

最后,小编想对宝妈们说:在呵护小生命的同时,千万别忘了爱自己呀。

———END———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密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10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