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到底严不严重,要不要治这篇文章终于
2021-3-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年来,胃病成为越来越多人健康的威胁,罹患胃病的人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胃溃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见胃病之一。胃溃疡在很多人看来不算重病,和胃溃疡长期“战斗”的人也有不少。然而,胃溃疡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规范治疗,可能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甚至胃癌,而危及生命。什么是胃溃疡?在所有的溃疡疾病中,胃溃疡是最应该警惕的,因为它离癌症最近。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部的幽门和贲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全球估计约有10%左右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胃溃疡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男性。为何会发生胃溃疡?胃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作用与防御能力之间失去平衡,胃酸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加上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自我保护屏障减弱,受损至糜烂就形成了溃疡。胃黏膜受损原因有很多:精神紧张,药物剌激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抗肿瘤化疗药物、口服铁剂、氯化钾及过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另外酒精,内置胃管洗胃、剧烈恶心呕吐、胃内异物、食物返流等都可能造成胃黏膜糜烂,进而发展成溃疡。胃溃疡的常见症状有哪些?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也可能在左上腹部以及胸骨和剑突后疼痛,且呈现为隐痛、胀痛和钝痛感,多数患者疼痛感发生在餐后1小时左右。部分患者发作是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特点是“进食—疼痛—缓解”。表现为在饭后大约30分钟至1小时发生上腹痛,大约一两个小时就会慢慢缓解,再进食后再痛,胃排空后再缓解。还有的患者没有上述典型发作,仅表现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故明确诊断需要胃镜检查。胃溃疡病程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是其特点。秋末、冬季以及变天、变节气时容易发作。胃溃疡会发生癌变吗?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确认为癌前病变。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反复发生且久治不愈的溃疡,对这种溃疡要高度警惕。其实临床上对于所有的胃溃疡都要进行病理活检,尤其是上述溃疡,一定要排除癌变以后才能进行抗溃疡治疗,以防误诊及延误病情。再者,胃溃疡治疗后还要进行复查,以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即变化,调整治疗措施。一般来讲,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多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癌变一般发生于溃疡的周围黏膜,这些部位的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经反复破坏和再生的刺激可发生恶变。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检查方法的进展,发现局限于黏膜的早期胃癌可以发生糜烂和溃疡,其组织面可以被继发性消化性溃疡所改变。这些癌性溃疡可以像良性溃疡那样修复,而且溃疡和修复可反复出现,病程因此可延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所以对胃溃疡应高度重视。胃溃疡患者平时该注意些什么?1.停止对胃黏膜的损伤停用各种能够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若不能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同时服用护胃药物。治疗引发胃黏膜损伤的疾病。2.清淡饮食,多吃易消化食物平时应清淡饮食,多吃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鱼汤等,同时多吃新鲜的果蔬。少吃含脂肪较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等容易加重肠胃负担,促进胃酸分泌,特别是对于胃溃疡患者及容易泛酸的患者来说,更是不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3.多细嚼慢咽另外胃溃疡患者在就餐过程中要多细嚼慢咽,这样不仅能够缓解胃肠道的负担,还能够分泌大量唾液,让食物与唾液充分结合,从而对胃黏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别让溃疡变胃癌,胃镜检查不可少!胃溃疡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引起溃疡的原因很多,如饮食、生活规律、精神心理因素等,容易反复发作。而胃黏膜反复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因此,胃镜检查对于胃溃疡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胃镜可直观地看到粘膜的改变,及早发现胃部癌变情况。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总之,溃疡是可以有效预防并能够治愈的,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服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把胃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一旦发生溃疡,要积极规范治疗并定期胃镜复查(即使溃疡痊愈也要定期复查),这样才可能有效避免癌变发生。--为您推荐--
持续腹泻,是肠胃不好?医生:直肠癌的三个早期信号,别忽视
胃不好,有哪些症状?晨起没有4个表现的人,说明胃养的还不错
身体出现5个症状,可能是胃下垂即将到来,6个妙招或能预防胃下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