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揭秘饭后运动到底会不会胃下垂
2020-10-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从小我们就总听到家长说,刚吃完别蹦蹦跳跳,小心你的胃下垂!可俗话又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那么问题来了:吃完饭到底能不能运动,会不会导致胃下垂?
胃的工作机能?胃是消化道中最庞大的部分,位于腹腔的左上部,想一个有弹性的口袋,是食物暂时停留和消化的场所。胃的入口叫贲门,和食道相通;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的结构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三部分,胃有前后两壁,还有上下两弯,较短的上边是小弯,较长的下边是大弯。十二指肠紧接幽门,它的长度与十二个手指的宽度基本相同,故称为十二指肠。胃黏膜内有许多分泌腺,可分泌黏液、胃酸等,组成胃液。
空腹时,我们的胃只有拳头大小,胃壁有1厘米厚。不过这只是胃的“个头”,并不是它的“肚量”。可以把胃想象成一个气球,你吹得气越多(吃的越多),气球体积就越大(胃壁会越来越薄,急性胃扩张时,很多患者的胃壁薄得就像一层纸)。胃会在你咀嚼食物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且开始自动扩张,这可以说是胃对我们的“包容”,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避免你吃的太多给胃壁带来过大的压力)。
当然这种“容受性扩张”并不是无限度的!生活中,当你说出“不行了,我的胃快撑炸了!”这时,就是胃在喊停!正常成年人胃的容积约为3升。空腹时胃黏膜形成许多规则的皱襞,当胃内充满食物时,皱襞减少,甚至展平。
那么饭后运动真的会导致胃下垂吗?
胃没那么脆弱!
胃在腹腔内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周围的小网膜、大网膜、脾胃韧带等会拴住它,这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经形成好的,没那么脆弱,不会因为跑几步、动一动就松弛下垂。
很多人没有做钡餐检查,只是有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就主观扣上了“胃下垂”的帽子,这样的“自我判断”可不对哦。
什么才是真正的胃下垂!
胃有没有下垂不是以消化不良作为标准来判断,而是以X线钡餐造影为标准。胃下垂是指在站立时胃的纵轴向下延长,胃的下极明显降低,有的可抵达盆腔内。
一般认为,有检查证实在直立体位下存在胃下极明显降低,并伴有临床症状,且排除其他疾病,才诊断为胃下垂,否则胃的低位应该视为相对正常的现象,胃下垂本身并不是疾病。
胃下垂多见于消瘦型身材的朋友,胃下垂到一定严重程度会影响消化功能。研究表明:胃下垂多见瘦长体形者、腹肌薄弱、久卧病床体质虚弱者等,其发生与肌张力下降,胃周韧带松弛有关。
正常状态的胃富含具有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平滑肌,胃平滑肌张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胃的形状与大小。一般情况下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胃会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轻易松弛了。
胃在腹腔内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胃受到周围小网膜、大网膜、脾胃韧带等结构固定,这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经固定好的,成年也不再随意改变。
但是饭后运动还是要注意虽说饭后运动和胃下垂撇清了关系,但吃饱后立即运动,确实会对影响肠胃蠕动,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掌握饭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就非常重要了。
饭后想做运动,先记住这3个时间!
1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走动走动就好,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差的人;2饭后1小时,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或者是慢跑;3饭后2小时,基本进入食物消化的尾声了,就没啥限制了,想做啥运动就去吧。不轻信谣言,科学生活、强健自我!
文字来源:百度经验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