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提醒家长孩子早餐不许吃粥这几种早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们一起先来做个测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最近   TIPS:细嚼慢咽,不仅能够使食物很好地消化,而且营养也会被很好地吸收,“心急”也得慢慢吃“热豆腐”嘛!2、早餐吃太早,有损胃功能有人习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后就吃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但事实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误伤肠胃。专家指出,人在夜间的睡眠过程中,身体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休息,但消化器官因为需要消化吸收晚餐食物,通常到凌晨才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   TIPS:早餐最好安排在6:30-8:30之间,用15-20分钟的时间吃完,养成健康、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要用没时间、没胃口、控制体重等做借口啦,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哦。3、早餐营养不均衡,后果很严重早餐不仅要吃,怎样吃更关键。吃的内容较单一,仅选牛奶、零食、水果餐等可能造成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及时为大脑提供充足能量,易出现心慌、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大大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营养单一导致机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早餐吃得丰盛,血糖、血脂控制得越好,减肥效果也越显著;但过于营养的早餐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如汉堡、油炸食品只会加重肠胃负担,增加肥胖率。   TIPS: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占到全天总能量的25%-30%。专家建议,高质量的早餐营养搭配应该做到“四有两不要”,即有淀粉类主食;有富含蛋白质的奶类、蛋类、豆类;有蔬果;有一勺坚果;不要油炸食品;不要烧烤或熏制品。4、就餐环境差,安全隐患大

不少孩子习惯边走边吃,但实际上是为“病从口入”提供了机会,而且,会让胃很不舒服,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消化不良还会增加肥胖风险。早餐街上买,卫生也难保证,可能还会掺杂各种灰尘、汽车尾气以及塑料袋中的有害成分。

  TIPS:早餐最在家里或其他固定场所食用。街上买早餐,一定要到正规、可靠的餐饮店购买。5、豆浆加油条,“最佳合伙人”也不健康

“油条加豆浆”恐怕是很多家长的早餐选择,但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被破坏,对人体健康不利,油脂、热量也偏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浆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的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食用。

  TIPS:早餐最好少吃豆浆加油条,一星期不宜超过2次;进食当天的午、晚餐应该尽量清淡,并注意多补充蔬菜。04

健康早餐,最好这样吃!

好的早餐应该包含这四类食物:

主食(谷物薯类)、优质蛋白(鱼肉禽蛋豆)、奶类、果蔬。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强调:如果早餐中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肉类、蛋)、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等4类食物,则为营养充足的早餐。

一、选择一些杂粮。早餐摄入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因此一定要进食谷类,最好选择一些杂粮,这样可增强饱腹感,并使血糖释放更慢,如玉米粥、燕麦片、包子、全麦面包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吃一定量的肉类、鸡蛋等动物性食品,以补充蛋白质及微量元素。

三、喝一定量的牛奶或豆浆。鸡蛋、牛奶、肉等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可数小时内持续释放能量。

四、别忘了食用一些新鲜蔬菜,餐后1小时再用些水果。蔬菜和水果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不同人群的健康早餐搭配

1、幼儿婴幼儿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当注重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尽量少吃含糖较高的食物,以防引起龋齿和肥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幼儿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个小面包为佳。当然,有时也可以用果汁或粥来代替牛奶,或者用饼干、馒头代替面包。2、青少年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较快,是肌肉和骨骼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补充足够的钙、铁、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素,尤其是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热量,以满足青少年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需要。青少年比较合理的早餐是克谷类、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的新鲜水果或蔬菜。3、中年人人到中年,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基础代谢率下降,但同时中年人又处于事业和家庭的繁忙期,早餐不仅要满足营养素的需要,还要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这类人群的饮食既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还应保证低热量、低脂肪并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中年人较理想的早餐是:一个鸡蛋(或豆腐、酱肉)、一碗豆浆或一碗粥、少量干点(馒头、大饼、饼干和面包均可)、适量蔬菜。4、老年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已经明显衰退,但必需的营养成分不能减少,尤其是要保证钙的供应,以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老年人的早餐除了粥、面条、肉松和花生酱等既容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外,适量的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资料:

1.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yf/9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