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调理澎湃在线
2024/10/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我们时常遇到
医僧,医僧,你看我舌头老大,边上还有齿痕,我是不是脾虚啊?
或是遇到
医僧,医僧,我经常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我是不是脾虚啊?
又或是遇到
医僧,医僧,我经常感到很疲劳,吃好饭就想睡觉,我是不是脾虚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脾虚是个老话题了,
平时在门诊中时常有病友来咨询。
那什么是脾虚,
脾虚如何调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脾胃虽然经常一起说,
其实功能是有区别的。
胃是仓库,
吃进去的东西都放到这里,
脾则主运化吸收。
当然,
中医理论里,
脾可以理解为消化吸收系统。
那中医学认为
脾有哪些功能呢?
■
首先脾主运化。
所谓运化,
就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
吃进去的东西首先
到胃里初步加工
然后要被脾进一步运化
才能产生精微营养物质,
才能被身体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平时为何要强调:
脾胃不好,
再好的东西也无法被吸收呢?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
想滋补气血什么的,
须先健脾。
■
运化的第二个方面是脾主水液代谢。
这点和湿气有直接关系,
如果代谢失常,
那么痰湿,
湿热等等都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脾的运化功能,
是以升清为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升清”就是指
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上输于心、
肺、头目,以营养全身。
另一方面,
脾气主升,
也是维持人体内脏
相对恒定位置的重要因素。
因此临床遇到胃下垂、
子宫脱垂等患者,
可以考虑健脾来治疗。
■
脾的第三个功能是
脾可以统摄血液,
使其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
常见的月经淋漓不尽,
量过多等,
都要考虑和脾虚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脾虚有哪些表现呢?
■
一是腹部:
看大便。
脾虚的人易出现腹胀、
腹泻的症状,
食欲不振,
不想吃饭或吃饭不香,
只吃一点东西就腹胀;
容易拉肚子。
■
脾虚的人会脸色发黄,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
就会逐渐变成“萎黄”,
也就是脸颊发黄、
枯萎消瘦,
由脾的津液和气不足,
无法营养身体引起。
■
此外,
嘴唇干燥无血色也是脾虚的表现。
《黄帝内经》提及
“口唇者,脾之官也”、
“脾开窍于口”,
意思是说,
脾胃问题会在口唇有所表现,
嘴唇脱皮、干燥、无血色
则说明脾胃不好;
■
此外,
脾虚的人睡眠也不好,
容易入睡困难、多梦、惊醒等,
精神状态欠佳,
容易心慌、健忘、反应迟钝等。
那脾虚如何调理呢?
《黄帝内经》提及:
“欲令脾实,宜甘宜淡。”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意思是说甘味的食物,
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哪些食物属于甘淡类食物呢?
小米
功效:《本草纲目》
中说道小米可以
“补虚损,开肠胃”,
不仅可改善脾虚
引起反胃、腹泻,
它的滋阴养血功效
还可调理女性畏寒体质,
如红润脸色、
改善精力不济。
食疗推荐:
小米红枣粥、
小米黄芪粥。
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
有补脾健胃的作用。
明·李时珍说它
“能健脾益胃”
《本草经疏》
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
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
相得益彰。
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
性平,味甘,
有补脾和血、
益气通便的作用。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
“煮食补脾胃,益气力,
御风寒,益颜色。”
扁豆
扁豆性温和,
味甘而气清,
与脾性最合,
健脾益气之中又有和中化湿之功,
补脾而不碍脾运,
化湿而不燥胃阴。
芡实
俗称鸡头米、鸡头苞。
性味甘、涩,平。
《日华子本草》中说:
“开胃助气。”
可补脾止泄。
莲子
性味甘、涩,平。
《王氏医案》中说:
“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
可以健脾止泻,
还可以治疗心神不宁、
惊悸、不眠等。
以上,你记住了吗?
|作者简介|
戴彦成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脾胃病科行政副主任。
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
学术任职: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
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联盟常务委员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IBD联盟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
《TMRNon-drugTherapy》、
《ArtificialIntelligenceinGastroenterology》编委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尤其擅长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
消化内镜的检查及治疗。
作者
戴彦成
校对
丁宇张小妍
排版
闵勇陈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