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虚病不找1分钟判断你有没有脾虚

2020-9-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李从悠 http://www.paisufa.com/zdtp/zdhj/144.html
养“脾”不等于养“脾脏”

在养脾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脾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有人说,脾不就在左肋下吗?不完全对。这个部位是西医讲的“脾脏”,而不是中医所讲的“脾”,虽然只差一个字,区别却很大。中医的“脾”是整体的功能概念:仅仅就部位而言,整个腹部都属于中医认为的“脾”呢。

1分钟判断你有没有脾虚

想知道自己是否脾虚吗?不妨做做以下的测试题吧。早发现早调养,防止脾虚越来越影响你的健康。A类~C类中,回答“是”最多的就是你属于的那一类。

A类

1.清晨起床,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

2.虽然不熬夜,睡眠质量也挺好,但是却常有黑眼圈,眼袋也越来越大。

3.四肢无力、倦怠、不爱说话、神疲乏力。

4.早上排出的宿便形状软烂、黏腻。

5.容易感冒。

6.脸色发黄、无光泽。

7.失眠。

8.发胖(虚胖)。

B类

1.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呕吐。

2.舌头边缘常有牙齿压出来的齿痕。

3.月经量过多。

4.便血。

5.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6.咳嗽、哮喘。

7.小腿水肿(包括产后)。

C类

1.久泻。

2.脱肛。

3.患有胃下垂。

4.肾虚。

5.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6.患有慢性胃炎。

诊断分析:

A类:轻度脾虚

轻度脾虚的人往往只涉及到A类现象中的一个或多个,多因或饮食不节制,或过度疲劳,或用脑过度伤脾所致。

B类:中度脾虚

中度脾虚的人会有A、B交叉现象,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了脾的阳气所致。

C类:重度脾虚

脾胃功能不强、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脾虚到一定程度会百病丛生。此时如果由脾虚入手治疗,许多慢性病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脾虚的七大表现一

不做“黄脸婆”,养脾养气血

脾属土,所谓的“黄脸婆”,其实是脾的问题让脸色呈现“土黄”。中医认为,气血充盈,就会肌肉丰满、皮肤红润。因此,要想保持容颜靓丽,不变成“黄脸婆”,就要养脾养气血,从根本上想办法。

肥胖是脾虚惹的祸

中医认为,厚重的脂肪层都是痰湿,肥胖的发生大多是因为“痰湿”作祟。所谓的痰湿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消化系统运作失常的一种症状——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痰湿”,进而导致肥胖。

消瘦是身体严重消耗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胃火盛,即使吃饱了,也很快就会饿;而如果脾虚,不能正常地将吃进去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即使吃很多也没办法吸收,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来丰润肌肉,所以怎么吃都胖不起来。

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脾虚

中医中有“虚不固表”的说法——当身体腑脏功能低下的时候,人体周围的表气就容易不足,导致身体调节体表温度的能力下降,人就会变得既不耐寒又不耐热了。

脾虚会让人困乏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天天处在睡不醒的状态,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床上。其实,“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并不是人人都会有的现象,而是脾虚的表现。

食欲缺乏是脾胃不称职

中医认为“胃以和为贵,脾以运为健”,食欲缺乏大多跟脾胃相关,吃饭靠的是胃气,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导致胃气虚,就没有食欲、不爱吃东西。所以,开胃运脾是治疗缺乏食欲的基本原则。

脾胃虚寒让人口水横流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也就是说口水跟脾关系密切。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那么津液往上注于口中而为涎,即口水;当脾脏虚弱时候,其运化作用失常,口水就会不受控制外流。

传承经典古方调出现代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jj/9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