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茶虽好,但是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千万

2021-3-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不再是单纯的要吃饱穿暖。不但要物质而且还要精神层面。要精挑细、要养生、要更好的生活。选一杯养生茶,已经悄悄的代替了其他富含添加剂的饮品,成为人们日常办公、家庭的首选。黄芪,这味古老的中药材,因为具有物美价廉且兼有补益的作用,首当其冲的成为人们杯中之物,经常会看到一些男性朋友、女性朋友杯里泡着黄芪,平常人眼中的黄芪,那可是真的“香”啊,但是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想告诉大家,黄芪的真实情况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今天我为大家浅谈一下黄芪这味药物。黄芪,它有很多别名:王孙、百药绵、蜀脂、二人抬等等,用药的部位主要是它的根部,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黄芪我们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脾肺气虚证,如以下症状都是肺脾气虚证的表现:脱肛、胃下垂、妇科崩露、月经量少、气短、自汗、乏力、面色恍白,畏寒、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有齿痕,脉细等症状,这些都是属于肺脾气虚的范畴,我们都是可以运用黄芪的。临床上有一种疮疡,久久不能收口,疮口漫肿无边,溃烂,这些都是因为气虚无力收肌导致的,我们运用黄芪可以促进疮口快速愈合,促进肌肉新生。因为它具有托毒生肌的功效。中风、还有一些风湿痹症如果是因为气虚血滞,还有一些筋脉失养,肌肤麻木导致的腰腿痛、半身肢体偏枯也是黄芪应用的范围之一。这是黄芪在临床上应用的大致范围,其实也是很广阔的。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普通人只要记住黄芪的范围就是中医的肺脾气虚,如此以往,在应用上不会出错。以前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大学老师是有讲过一个口诀,可以使我们很容易的去辩证,我现在告诉大家:冷白清稀静。我给大家浅显的解释一下。冷是畏寒的意思,白则是面色恍白,我们俗称的脸色不好,清是指小便清长,稀是大便的意思,静就是喜欢安静的地方。下面我来说说黄芪的禁忌症,这是我今天写此篇的重点。首先,肝肾亏虚的人是不可以直接泡水喝的,为什么呢,黄芪是一味中药药性,升降出入,具有升的作用的中药,会使体内之气随着气血流动上行,容易拔动人体的阳根,为祸不浅。有的人会因为喝黄芪喝出高血压、喝出脑出血,这些病例不在少数。那么肝肾亏虚有哪些症状呢?中医诊断里对肝肾亏虚的定义是以肝和肾的阴液亏耗为主要病因的一组症状,表现在耳聋、耳鸣、眩晕头晕、牙齿松动、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烧苔脉弦数等。其次,湿热体质的人也是不能喝黄芪的,黄芪性温,容易将湿热补入体内加重病情,湿热体质之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肝胆湿热(口苦、腹痛、恶心、厌食、小便色深黄,或有阴囊潮湿、阴痒,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脾胃湿热(身体热,四肢沉重、口苦、口中黏腻、腹痛腹泻、小便色深、泻下急迫频繁,舌红苔黄腻);膀胱湿热(小便量少色深,频数、急迫,排尿时有痛感,发热,口渴,脉滑数或濡数)。再次,外邪入侵之人也是不能服用的,黄芪纯补,感冒虽然也有气虚型感冒,但是在临床中要搭配加减使用的,如著名的(伤寒六方)的再造散,治疗阳气虚弱、感冒风寒症的时候就是用黄芪搭配了其他的药物来治疗,否则容易犯“闭门留寇”之患。最后,痰湿体质的人也是不能服用黄芪的,黄芪性温补,动痰湿,引邪入深。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舌体胖大、舌苔白腻都是痰湿体质之人的表现。中医健康养生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找专业医师诊治,请勿盲目效仿。版权声明:本文为好妹妹中医讲堂自媒体原创,独家授权。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使用不当,请留言告知,我们尽快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jj/11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