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升举脏器,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
2020-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
顾名思义,枳壳是枳的果皮,而枳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学时期学的那个故事:齐国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抓了一个来楚国行窃的齐人到宫殿上,想羞辱晏子,晏子说:“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这里晏子提到的橘和枳,它们的果皮都可以入药。
在古代枳是常见的种植作物,如唐诗《城西访友人别墅》诗:“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枳壳,以商洲枳壳最为出名,《宋史?地理志》云:“赵宋时,商州贡物有二,一是麝香,二是枳壳。”《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商州每年进贡枳壳三十斤。商州枳壳是江西省新干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那么枳壳为什么可以升举脏器,治疗脏器下垂,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或者盆底肌松弛?
起初我也不理解,找了许多资料,也都是经验之谈,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说有效,而且大剂量效果更好,一般常用30克。
后来反复看历代本草著作时,略有所悟。
先从另一味药甘遂说起,在研究甘遂这味药的时候,发现近代许多中医大家说甘遂是治疗胃下垂的良药,比如岳美中说治疗胃下垂,用小剂量甘遂,可起到迅速的效果,然后用苓桂术甘收功。
甘遂的功效是什么?逐水。
胃下垂的患者症状是胃里像装了很多水,走路时或者摇摇肚子时,咕噜咕噜的水声很明显,中医如此形容这个症状:如囊裹水。如果把胃里的水清掉,胃自然就缩回去了。
那么枳壳是不是也有逐水的功效?
枳壳,中药学教材将枳壳归为理气药,中药按功效分类,方便了学习,但有时候容易限制医者的思维,理气药就只能理气吗,活血药就只活血吗?那可不一定。
因此学了中药学之后,不能不看历代的本草著作,以此丰富对药物的认识。在古代的许多本草著作里,记载枳壳具有逐水的功效。比如
《开宝本草》:枳壳,味苦、酸,微寒,无毒。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
治疗脏器下垂,特别是胃下垂,甘遂是个好药,但是甘遂效猛,吃药后宜观察患者变化,随时调药,门诊上应用,诸多不便,因此同样具有逐水功效而且平和的枳壳倒是一个好选择。
换句话说,枳壳和甘遂有类似的功效,可以逐水,而通过逐水,来达到升举脏器,就像把水果和肉片晒干、烘干,减少水分之后,体积就变小了。
另外《本草纲目》在枳壳条目下记载:湖阳公主苦难产,有方士进瘦胎散方,用枳壳四两,甘草二两,为末,每服一钱,白汤点服,自五月后一日一服,至临月,不惟难产,仍无胎中恶病也。洁古改以枳术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谓之束胎丸。
是否枳壳具有瘦胎,束胎的功效,通过收束脏器,起到升举脏器的功效?这个观点存疑,有待临床验证。
曾治疗产妇遗尿,许多产妇都有盆底肌松弛、子宫下坠,常出现月经期小腹下坠感,或者剧烈活动则遗尿,比如跳跃时,就有小便出来,甚至咳嗽时,小便亦出,令人痛苦不堪,以补气养血加上枳壳30克,一般吃完五剂,就没有遗尿现象了。
上篇文章
香附
疏肝理气,善治生气、烦躁的好药,与柴胡、木香有什么不同
往期阅读
巴戟天
健脾开胃、引火归元的补肾药
桂枝
这个治疗心脏病的药也可以治痤疮
木香可治多梦失眠,归脾汤用它不是没有原因的
陈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