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医院看病带上两大块新鲜生姜原来
2020-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隔物再灸杂病无忧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陈兴华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黄运旋、锁卓琪、张秋霞
近日,李阿姨遇到了个新鲜事,去医院看病的她,被主诊的好友医生告知:下次来看病记得带上两大块新鲜的生姜!难不成还要亲自教她如何制作食膳?
原来,李阿姨前阵子忙于学生的期末考试评阅,经常熬夜加班,并且长时间待于空调房内,结果三周前晨起发现自己一边面部口角歪斜,闭不上眼睛,而且伴随不自觉地流口水。经过好友医生的针刺治疗后,目前上面的症状已经较前期好转,但是仍觉得面上的肌肉僵硬麻木,而且脸部怕风恶寒。因此,除了针刺治疗外,主诊医生还给她加多一项辅助治疗——隔物灸,并且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隔姜灸,风寒面瘫不再困扰
隔姜灸早在《本草从新》就有记载:“艾叶苦辛,姜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广州中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陈兴华解释,李阿姨隔物灸采用的是姜,隔姜灸有散寒解表、温经通络的功效,姜艾结合施灸,温热效应相得益彰,药效可直达病灶。李阿姨在经过一次隔姜灸法后,自觉面部温暖柔和,相较针刺而言,更是舒适无比,所以每次都主动要求隔姜灸。经过数次治疗后,李阿姨的面瘫症状彻底治愈,也不再怕风恶寒,同时困扰她多年的鼻炎发作次数也随之减少,症状减轻许多。
隔物灸,寒热虚实均可用
隔物灸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艾灸的其中一种,称为间接灸,是在艾柱和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因其隔衬的药物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除了隔姜灸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隔物灸法,包括隔蒜灸、隔盐灸、火龙灸、隔附子饼灸等。
“隔物灸的温热感大多数人易于接受,取材也方便,在寒冷季节,无论作为治疗方式还是保健方式都是非常不错的。”陈兴华解释,隔物灸能让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以热透药,疗效能直达病灶所在之处。
正如《医学入门》所说:寒热虚实,均能灸之。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寒者灸之,使元气复温。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陈兴华表示,因此,隔物灸临床治疗的疾病有很多,包括感冒、鼻炎、咳嗽、胃下垂、阳痿、宫寒不孕、气虚崩漏、面瘫、风湿骨痛、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只要可以对证隔物灸,治疗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温馨提醒
自行隔物灸要小心
作为艾灸的一种,隔物灸也是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陈兴华提醒,凡是高热的患者均不宜施灸,而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建议做隔物灸。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此外,隔物灸也要注意安全,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熄灭后的艾柱,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防止火灾。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