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死的人有个共同点

2021-10-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扩散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01850.html

国医馆

早死的人有个共同点

养生都是想长寿,或者说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生活的有质量。而不是垂垂老矣的面庞,无精打采地活着。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

古人对寿命的预测很科学,可以达到岁,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寿命,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这是为啥呢?

坤铭堂国医83岁老中医刘灵院长(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曾为多位将军、部长等政府领导治愈过多种疑难杂症)认为:早死的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这里先“死掉”了!

去看中医,总是会问你,胃口怎么样,睡眠好不好。

一个人能吃能睡,对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有什么毛病,也都有救,因为可以养他的源泉,没有断。

你去看那些能吃能睡的小孩子,猫猫狗狗,哪一个不是使劲抓住奶瓶猛喝,或是暴风吸入一般进食,那些对食物的原始欲望,充满着生命力,吃得好,睡得香,生命茁壮成长。

长寿的老人,饭可能吃的不多,但一定津津有味,爱喝粥,爱吃素,也有爱吃红烧肉的,都乐在其中。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气,就是饥饿感,一个人还觉得饿,说明他还可以不断吸收运化食物,有养分注入身体,就还可以活得越来越好,所以,“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必致延剧”。

一个人可能生命危在旦夕,但一旦这口气提起来,有了胃口,很快就会好转。

一个人如果总是没有胃口,那么即使是很轻微的问题,也会慢慢变得萎靡不振,人还没有死,供养的能力弱了,脾胃先死掉了,生命力先死掉了,看起来表面无事,内部可能已经糠了。

脾胃是后天之本,养好脾胃,养好身体里的土地

有胃口能吃进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化。如果不去运化,吃进来的食物,就不会变成你想要的气血精气神,只会成为痰湿垃圾伴你左右。所以,粗茶淡饭一样长寿,山珍海味,也可能是一种消耗而非补养,就在于此。

这就是脾的作用了。

善治者,惟在调理脾胃。

脾胃在中焦,脾属土,又主运化。你看土地,你给播撒种子,它还你整个麦田,我们的脾,就像是身体里的土地,可以把吃进来的东西,好的东西,被吸收,不好的东西,变成糟粕,被排出去。如果我们的土地不够好了,奉生者少,供给出来的养分少,身体得到的少,我们才会渐渐萎靡。

这个时代的我们,或多或少,有一点脾气

冷饮外卖,吃得太横太油腻,还有工作学业的压力,让我们一直处于「久思」的状态里,不爱运动,久坐,这些都是伤害脾胃的。

这些脾虚的症状,你有哪些呢?

便溏,便便不成型

湿气重

浑身没力气

早上头很重起不来,起来了脑袋也不清楚

大便粘马桶,需要用很多手纸

白带过多

舌苔厚腻

虚胖

浑身的肉松松垮垮

身体浮肿,特别是到了下午

眼袋很大的那种黑眼圈

很愿意想事情,但总是想不明白

睡觉爱流口水

养好脾胃,养好身体里的土地

肾为先天之本,这个是天生自带的煤气罐,要补其实不容易,主要是稳住,再稳住,防止肾精流失的太多太快,犹如点灯烧油,小火慢慢烧着,让生命之火久一点。

而脾胃后天之本,养好脾胃,是比补肾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好像原生家脾改变的幅度小,但后天持续努力,还是可以成就更精彩的人生。

1

调畅气机,按揉这些养脾胃的大穴

人活的就是一口气,气机顺了,才能五脏调和舒适,不得病。

反之,如果脾胃气机逆乱,脾气该升不升,胃气该降不降,那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脾如果不升反降,叫做脾气下陷,也叫中气下陷。

脾气有支撑脏器中正的作用,脾气不升反降,原本应该上行运输到头面、上肢的营养气血都上不去,中正支撑的力气也若弱了,就会出现: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无力、不爱吃东西,吃了会腹胀、腹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胃如果不降反升,叫做胃气上逆,这时人就会:恶心、呕吐、打嗝、反酸。

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如果你是这样,先把气机调和,让脾胃升降通顺,有时候才能够不药而愈。

平时可以多按揉脾胃经穴位,通经活络,促进气机运行。

推荐穴位:中脘穴,丰隆穴,太白穴,足三里

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按揉的时候,可以把意念放在穴位上,身心放空是最好的。

2

炒米水,健脾祛湿

推荐这个炒米茶,特别适合:

吃撑的时候

脾虚而胖的人

习惯性便溏

便秘,有宿便的人

突然拉肚子

平时总没力气,没胃口的人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生大米,对就是我们吃的大米,放在锅里,小火炒到微微焦黄,然后密封保存,随时用开水冲泡。

我的心得是,用铁锅比不粘锅(平底锅)炒得更香,也更均匀。

五谷为养,作为五谷之一的大米,自然与我们的脾胃最相宜。米粥素来是健脾养胃首选。

有人觉得大米吃多了会生湿,其实不是的。大米(水稻)长在水里,早就练成了抗湿的本领,越是这样的植物其实越是健脾祛湿的。

我一边炒,一边觉得真香啊!像是小时候吃爆米花的味道。没错,焦香入脾,香可燥湿,让脾舒畅。烤焦的馒头也是可以健脾消食的,但对于泡茶来说,还是米更好。

脾胃好了,就可以更好的运化身体中的积食和湿气。

炒米茶,健脾消食祛湿,平时当水喝就可以。

注意:因为炒过的米,有一些燥气,如果是阴虚容易上火的人,喝这个炒米茶,就需要多喝一些水,嗓子痛的时候,就不要喝了。

另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可供小伙伴们参考选择

脾湿重的除了上边的大米茶,还可选择参苓白术丸,既然是药就要对症啊,有脾胃虚弱、舌胖大、舌面湿漉漉的、大便软,稀,体倦乏力,明显湿重的可用。

3

健脾祛湿茶

配方:薏仁、茯苓、白术、芡实、百合等。

制剂:袋泡茶。

功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清心安神,降脂瘦身,养额驻容,轻身延年。

4

归脾丸,健脾养心安神

此外还有,健脾丸、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等中成药可咨询医生使用。总之,保养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是我们长寿的基础也是根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11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